農地死刑1/《國土計畫法》拆特農工廠玩真的 地方走投無路自毀良田頻傳

《國土計畫法》將於明年五月上路,各地方政府原需在今年六月底前上交「國土功能分區圖」,但目前僅有少數縣市提交。農民強力反彈,導致分區圖「難產」,農地上頻繁發生污染或火災事件,凸顯《國土計畫法》的不合理。現行《區域計畫法》多年來因地方政府輕易通過分區變更,導致農地濫用。新法希望建立國家層級土地發展藍圖,但劃分爭議不斷,尤其在「農1」和「農2」土地上,農民擔心違章工廠合法化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和污染事件頻發。農業產值低,農地發展有限,令農民憂慮。

延宕多時的《國土計畫法》即將在明年05月正式上路,各地方政府原計在今年6月底前須上交縣市的「國土功能分區圖」給中央,截至目前卻只有花蓮、金門和連江三縣市依約交出草案,許多農民強力反彈造成分區圖「難產」,甚至不少農地上「巧合」地發生污染或火災事件,橫陳亂象也順勢凸顯國土計畫法諸多不合理之處。

現行《區域計畫法》實行多年,儘管名義上嚴格劃分農、林、牧、工分區,多年來民眾開發業者卻頻頻以申請分區變更,只要地方政府通過審議就能開發,農地被搞得千瘡百孔,原訂的土地分區使用計畫形同虛設,更不存在公民參與。因此,民105年制定《國土計畫法》,希望透過「空間綜合計畫」體系建立一套國家層級土地發展藍圖,有效引導並管制土地的使用。然而因為土地劃分爭議不斷,跨黨派立委甚至要求《國土計畫法》延後上路,特別是在「農1」和「農2」的認定上涉及權益懸殊,例如農2土地上的違章工廠可能納管拼合法,土地價格料將被炒高,反觀座落農1的違章工廠就沒有合法化的機會,只能發展農產初級產製和銷售,土地開發價值低,引發農村的恐慌,掮客藉機斂財、污染土地事件頻傳。

本刊記者實地走訪OA辦公家具生產重鎮嘉義縣太保市,座落在嘉南平原北後潭中排一旁特定農業區土地的螺絲工廠老闆「阿慶」(化名)說,他的工廠在此已經超過30年。當年阿慶是一名擁有五分耕地的農民,踩著「十大建設」百業起飛的時代腳步,向軍中同袍習得絲加工技術,接著就向中小企銀貸了新台幣20萬元投建金屬加工廠,生產螺絲外銷歐美一路順風順水至今,目前廠內52人都是長年的老部屬。

阿慶說,縣政府多次派員輔導搬到朴子的標準廠房,甚至近期也有仲介介紹進駐嘉義科學園區的機會,說白的金屬加工是「紅海市場」,靠的是壓低價格爭存活,現今台灣工廠用地價格暴漲,一旦租金和管銷成本堆疊上去,競爭力根本拚不過越南,只好做一天算一天,若《國土計畫法》要強制拆屋斷水斷電,「那我就地退休」他話雖說得坦然,眼神中卻也流露惶惶不安,擔心下一代無以為繼、老員工何去何從,更抱怨政府不派員實勘土地是否還適合農耕,光是「紙上談兵」,漠視現有農地上的狀況,大筆一揮就「定人生死」。

地政士蔡岳臻直言,太保除了小番茄與香瓜外,錯落田間農地上的工廠幾乎當地人的依存命脈,依照現行《區域計畫法》,農地工廠違反使用分區大概就罰款新台幣6萬至30萬元不等,而且能連續罰。未來《國土計畫法》正式實施後,原屬「特定農業區」的土地幾乎全數劃入「農1」,除非中央帶頭辦理區域重劃,否則地主將永遠無法變更農地使用,而農業在台灣社會的產值並不高,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繼續拿鋤頭,因此被劃入農1扼殺了農地「點土成金」的可能,當然會引發民怨。

一名地方人士指了附近一處新建廠房說,這家OA大廠原是坐落在「特定農業區」的違規大戶,規模大到可以養活近千戶太保家庭。2020年一場無名大火後,竟搖身一變樓塌再起,且弔詭的是,廠方因著大火「汙染土質」,旋即向嘉義縣政府申請解除「特定農業區」列管,近1.7甲農地全數成功改列「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新式的廠房就大辣辣地蓋起,反而是化險為夷。

他指出,這幾年許多疏於管理的特定農業區土地,除了遭不肖回收業者傾倒廢棄物外,有些地主還自己派人倒爛泥,甚至莫名著火,可預見《國土計畫法》上路前,這類農地怪象「只會愈來愈多」,因為若不賭一把拚解除特定農業區列管,2025年05月一到「農地發展也是死路一條」。

※CTWANT提醒您,汙染農地屬違法行為,勿嘗試。

文章來源:CTWANT

重點整理

  • 《國土計畫法》明年五月上路,各地需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
  • 僅花蓮、金門和連江三縣市按時提交草案。
  • 農民反彈,農地發生污染或火災事件,凸顯《國土計畫法》不合理。
  • 現行《區域計畫法》導致農地濫用,土地分區計畫形同虛設。
  • 《國土計畫法》希望建立國家層級土地發展藍圖。
  • 土地劃分爭議,特別是「農1」和「農2」土地。
  • 農1土地價值低,農2土地上的違章工廠可能合法化。
  • 嘉義縣太保市農地工廠案例,工廠經營者對新法憂慮。
  • 地方疏於管理,特定農業區土地遭傾倒廢棄物或火災。
  • 2025年05月新法上路前,農地怪象可能增多。

新的《國土計畫法》旨在建立國家層級的土地發展藍圖,但實施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尤其是涉及農地的使用和分區劃分。農民對新法規的不滿和擔憂源於經濟利益和土地使用限制的不公平,這導致了農地上發生一系列的污染和火災事件,反映了法規在實施中的困難和不合理之處。政府應更深入了解農民的需求和困難,加強與地方居民的溝通,進行實地調查和科學評估,確保法規的實施既能達到土地保護的目標,又能照顧到農民的權益。此外,對於違法行為應加強監管,避免農地濫用和污染問題的加劇。

時事新聞

精準計算 ! 發掘你的土地最大價值

特定工廠 土地增值試算

為您免費評估

留下第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