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應納入農業權思維

國土計畫將台灣土地劃分為四大區域,旨在導正土地使用亂象,其中農地被劃分為「農一」與「農二」,但這引發農民疑慮,擔心未來土地變更用途困難。雲林縣政府呼籲保障農業權,要求更完備的保護措施及補助,以提升農民收益及務農意願。文章強調,政府應以多元方案推動生態農業轉型,不能僅靠補貼,並指出農民應享有土地等資源的優先使用權。文章亦提及農地被光電業者搶占問題及未來農地保留、分配等挑戰。

國土計畫這個大方向,是政府用心規劃的一個策略,把台灣的土地依照用途分成了四個主要區域:國土保育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和城鄉發展地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糾正過去土地使用上的混亂情況,避免土地過度集中或被濫用,導致農地消失、農村失去活力等問題。

在這個計畫中,農業用地被進一步細分為「農一」和「農二」兩個類型。所謂的「農一」,是指那些最優良的農地,這些土地的農業生產環境非常理想;而「農二」則是那些可以進行更多元農業活動的地區。這兩者的土地管制程度也有所不同,「農一」的管制更為嚴格。然而,現在許多農地的生產效率並不高,農民靠務農的收入也有限,導致這些土地的價值遠低於其他用途的土地。

對農民來說,未來如果他們的土地被劃入「農一」或「農二」,要變更土地用途會變得更困難,這也引發了他們的擔憂。雖然政府多次解釋這些政策,但農民依然感到不安,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建議中央召開更多的公聽會或說明會,讓農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這些新政策,並確保他們的權益得到公平對待。

這裡面還有一個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全球都在推動農業向生態友好型轉型,像是歐盟的《綠色新政》就試圖促進這一點,雖然推動過程也很艱難。為了這個目標,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補貼、培訓、技術支持,甚至是低利貸款和行銷規劃,這樣農民才有動力去進行這樣的轉型,而不只是依賴補貼過活。

另外,農地的使用權問題也相當重要,目前彰化、台南、雲林等地的農地正在被光電業者搶占,這讓當地的農民感到很不滿,他們覺得政府並沒有履行「農地農用優先」的承諾。農業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政府如果要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型、低碳綠能農業轉型,必須有長遠且完整的規劃,讓農民真正感到被支持,這樣國土計畫才能順利推行。

原文網址:工商時報

重點整理

  • 政府推動國土計畫,將台灣土地劃分為四大區域。
  • 農地被劃分為「農一」和「農二」,兩者土地管制程度不同。
  • 農民擔憂土地變更用途將變得困難,對政策有疑慮。
  • 雲林縣政府提倡「農業權」,要求更多保護和補助。
  • 政府應提出多元方案推動生態農業轉型,而非僅依賴補貼。
  • 農地被光電業者搶占引發爭議,農民對政府的承諾產生質疑。
  • 傳統農業需向智慧農業轉型,需長遠且完整的規劃。

政府的國土計畫確實為台灣土地規劃開闢了新的方向,但在推行過程中,需要更多地考量農民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特別是在農地劃分的政策上,應該聽取農民的聲音,給予充分的溝通和說明。現代農業正朝向生態友好和科技創新的方向發展,這不僅需要政府提供適當的補貼和支持,更需要長期的教育、技術培訓以及市場推廣計畫。作為社會的一部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全民有著深遠的影響,呼籲政府和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農業未來。

時事新聞

精準計算 ! 發掘你的土地最大價值

特定工廠 土地增值試算

為您免費評估

留下第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