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修訂的《工廠管理輔導法》雖承諾遏止新增違章工廠,但執行效果不彰。近年來,違章工廠持續增加,污染案件未減少。政府查處5493間違規工廠中,僅223個案被罰鍰,顯示執法力度不足。文章呼籲加強執法,公開違規資訊,制定有效退場機制,並強化消防安全,以解決農地流失、環境污染和公共安全問題。
違章工廠造成農地破碎化、環境污染與公安問題。2019年《工廠管理輔導法》(下稱工輔法)修法規定自2016年5月20日起新建的所有違章工廠都應拆除。地球公民基金會昨(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隨納管工廠數量增加,疑似農地工廠污染的案件卻沒減少。根據統計資料,近四年疑似工廠占用的農地面積已達2433公頃;過去三年間,政府確認5493間違規工廠中,只有200多宗個案曾被罰款。
5493間農地工廠違規 僅223個案被罰鍰
2019年時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曾承諾,違章工廠「不准污染、不准新設、不准危害公安」;而《工輔法》修法後也列明違章工廠應拆除,不過並沒設拆除時限。地球公民基金會統計近3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公布的資料,截至今(2024)年5月地方政府收到7684宗疑似違章工廠個案,其中88%經現勘後,確認5493間有違規事實。違章工廠如有加工營運事實,會依《工輔法》處理;如沒有加工營運事實,則依《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處理。兩者的罰則均為處以罰鍰、勒令停工、斷水斷電,而且必須拆除。即使有加工營運的工廠被勒令停工後變成無加工事實,後續仍須執行上述罰則。
在產發署公布的5493個案中,僅1079宗移交到內政部國土署紀錄違規裁罰情況,其中223宗被罰鍰;327宗應斷水斷電但未執行,其餘個案情況不明或在拆除前未有執行罰則。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賴沛蓮表示,違規裁罰紀錄清單沒有詳細闡述具體情況,「例如什麼時候罰、罰多少、是否連續開罰」,甚至沒有列明是否已拆除,民間無法監督違章工廠治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曾虹文表示,《工輔法》修法後,採取全面納管和就地合法的原則,農地違章工廠有機會被納管成為合法工廠。但隨納管工廠數量增加,疑似農地工廠污染的案件卻沒減少,甚至不少為累犯。他指出,2010年至今涉及污染被開罰的個案共有227筆,當中113筆是特定工廠登記辦法生效後發生的;其中有36家是累犯,取得特登後累犯有28家。
曾虹文稱,有業者取得特登後繼續偷排,例如唐振工業於2021年10月取得特登,但事實上從2019~2022年偷排電鍍廠廢水長達三年,最後被罰204萬及勒令停工。《工輔法》規定,只要環保單位作出「勒令歇業」的處分,就會撤銷工廠登記證,但曾虹文稱,這是經濟部和環境部共謀設計的一個假的退場機制,因實務上即使勒令工廠停工,只要工廠「有改善」就可復工,結果現在偷排有毒廢水的工廠就地合法,沒有被強制搬離農地。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則指出,違章工廠結構一般較不穩定,且缺乏基本消防設備和逃生設施,一旦發生火災,威脅工人和消防員生命安全。
六大違章工廠重災區 建議違章者自付拆除費用
賴沛蓮指出,農地違章工廠重災區包括彰化、台南、台中、桃園、新北和高雄,「比較接近都市的非都市用地、位於平原,交通較方便。」即使法規列明有罰鍰和拆除條文,但業者沒有在怕罰則,近年農地上違章的鐵皮廠房一直在蓋。
根據「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每年仍收到近千宗舉報案件,四年來總計3772件。而根據農業部農地及農業資源盤查結果,近4年疑似工廠占用農地面積高達2433公頃,足見農地持續流失。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沅諭則稱,即使再修法要求加入拆除時限,但由於地方政府編列的拆除預算太少,就算限期到了還是沒法拆除,所以建議修法變成違章者自付拆除費用,比較有效率。
民間呼籲,內政部國土署應公開所有都市土地及非都市土地違規工廠裁罰細節及拆除進度,檢討過去四年斷水斷電執行不力的原因;經濟部產發署對新增與未納管的違章工廠應立即斷水斷電及拆除,及制定合理且有效遏阻污染的納管工廠退場機制。而內政部亦須檢討《輔導既存工廠自設滅火設備及替代設施指導原則》,強制工廠依照原則裝設消防設備。
文章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重點整理
- 2019年修訂《工廠管理輔導法》,但違章工廠問題仍然嚴重
- 近四年疑似工廠占用農地面積達2433公頃
- 5493間確認違規工廠中,僅223個案被罰鍰
- 納管工廠數量增加,但污染案件未減少
- 現有退場機制被批評為形同虛設
- 違章工廠缺乏消防設備,威脅公共安全
- 六大違章工廠重災區:彰化、台南、台中、桃園、新北和高雄
- 民間團體呼籲加強執法,公開違規資訊,制定有效退場機制
農地違章工廠問題不僅危害環境和公共安全,還導致不公平競爭,影響整體經濟發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我呼籲政府加強執法力度,提高違規成本;同時,建議企業主動尋求合法化途徑或轉型升級。對於仍在農地經營的企業,應盡快規劃遷移至合法工業用地,以確保長期經營的穩定性和合法性。此外,政府應提供更多誘因和協助,鼓勵企業遵守法規,共同維護國土秩序和經濟永續發展。
時事新聞
- 國土計畫法修正案 三讀通過 延後實施與爭議焦點台灣立法院於2024年12月31日三讀通過《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原定於2025年4月30日實施的國… 閱讀全文: 國土計畫法修正案 三讀通過 延後實施與爭議焦點
-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土地不能變更了」?爆申請案突激增 官方說明一次看國土計畫法即將上路,引發地方政府及民眾對土地利用限制的疑慮。國土管理署表示,現行土地相關法令及審查機制仍適用,… 閱讀全文: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土地不能變更了」?爆申請案突激增 官方說明一次看
- 國土計畫法是否延期的最新進展!行政院表示,「國土計畫法」原訂明年 4 月上路,但因全國 8 縣市尚未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無法完成全國評估,尚… 閱讀全文: 國土計畫法是否延期的最新進展!
- 國土計畫新制上路:土地變更編定最後提醒國土計畫法新制正式上路,臺中市政府提醒民眾,國土功能分區圖公告後,區域計畫法將停止適用,相關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 閱讀全文: 國土計畫新制上路:土地變更編定最後提醒
- 凝聚臺灣永續力:低碳創新與永續發展之鑰臺灣為推動淨零減碳及低碳創新,由SEMI GESA聯盟主導,於國際淨零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界探討低碳技術及永續發… 閱讀全文: 凝聚臺灣永續力:低碳創新與永續發展之鑰
- 台灣2050淨零之路:再生能源與電網韌性台灣致力於2050淨零減碳目標,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電網韌性提升。SEMI GESA聯盟促進綠電供需連結,舉… 閱讀全文: 台灣2050淨零之路:再生能源與電網韌性
- 全台第一例《國土計畫法》解套的部落違建,花蓮太巴塱部落可望就地合法目前,太巴塱透過縣市國土計畫下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已初步完善土地規劃,很有機會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利用《國土計… 閱讀全文: 全台第一例《國土計畫法》解套的部落違建,花蓮太巴塱部落可望就地合法
- 新北納管工廠消防改善補助計畫 提升消防公安新北市經發局推動工廠消防改善補助計畫,已有具體成果,現已有180家納管工廠提出申請,其中94家通過圖審即將竣工… 閱讀全文: 新北納管工廠消防改善補助計畫 提升消防公安
- 全台違法農地超商近700家 近500家遭裁罰、斷水電台灣超商密度高,但有高達698家違法設立於農地上,面臨違法農地與民生需求的兩難。內政部計劃加強監管,要求四大超… 閱讀全文: 全台違法農地超商近700家 近500家遭裁罰、斷水電
- 藍綠立委齊喊暫緩《國土計畫法》 劉世芳:如期上路是最大目標《國土計畫法》預計於明年4月實施,但包括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立委皆表達擔憂,認為目前與農民和地方政府的溝通不足,可… 閱讀全文: 藍綠立委齊喊暫緩《國土計畫法》 劉世芳:如期上路是最大目標
- 國土計畫上路前爭議多 農地申請更正編定應把握這日期之前申辦國土計畫法即將於明年四月底上路,部分縣市尚未提報功能分區圖草案,且有不同聲音。內政部強調,地方政府可視需求隨時… 閱讀全文: 國土計畫上路前爭議多 農地申請更正編定應把握這日期之前申辦
- 臺南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 明年不再適用臺南市國土計畫已公告,預計 114 年 4 月前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屆時區域計畫法將不再適用。毗連擴展計畫案審… 閱讀全文: 臺南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 明年不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