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明揚國際火災看消防安全 ! 工廠業主不可再便宜行事 !

屏東科技園區明揚國際科技工廠日前發生大火,造成 10 人不幸罹難、110 人受傷。事後調查發現,廠內密閉空間中存放的有機過氧化物「二叔丁基過氧環己烷」超過法定管制量 30 倍。專家表示,該物質極可能是引發「粉塵爆炸」這場重大災難的主要原因。

明揚國際大火造成嚴重災情,各界紛紛探討其中原因。雖然現行建築與消防相關法規早有明確規定,卻常因業者基於成本與獲利考量,導致實務操作上有所鬆懈,最終釀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從過去經驗來看,會發生重大工安意外,幾乎都是人為的不安全行為所導致,」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指出。她強調,特別是在產能滿載的情況下,公司為了趕工,往往明知應遵循管理要求卻未落實;員工長期處於高壓、疲勞狀態,也難以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最終引發憾事。

火災起火原因

根據調查,起火點與一名拆櫃臨時工在戶外抽菸後,隨意丟棄菸蒂有關。該區域屬禁菸範圍,菸蒂火種引燃了鄰近棧板,後續因悶燒波及廠內的過氧化物而發生爆炸,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人員違反操作規定所致。

應有的防災對策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84 條第 1 款規定:雇主對於危險物品之製造與處置場所,須確保爆炸性物質遠離煙火或可能產生火花的設備,並避免對其加熱、摩擦或衝擊,以防止爆炸與火災發生。

消防法規已趨嚴,為何仍災情不斷?

雖然在建築物申請建照與使用執照階段,已經針對電力、消防等五大管線系統進行審查,確保最低安全標準,但後續的定期維護才是關鍵。一旦設施老化或遭遇地震,可能出現管線鬆動;若滅火器長期未檢修或受潮,則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失去功效。

消防法規近年來不斷加嚴,涵蓋支撐柱鋼筋纏繞數量、防火底漆塗層等細項,目的在於減少災害發生時樓板崩塌的風險。然而,部分業者因建材預算不足而未完全遵守;在日常營運時,為了提升產能,也可能擅自調整灑水系統或封閉逃生通道,試圖讓生產流程更順暢,卻埋下更大安全隱憂。

事實上,工安投資不僅保障員工安全,更能保護昂貴設備與資產。大型企業通常與國外保險公司合作,遵循國際最高標準的消防計畫,以降低風險並爭取更優惠的貸款或保險費率,形成良性循環。

提高工安意識,與國際接軌

產險公司指出,國際產險業在評估企業風險時,會深入了解企業營運全貌,與法務、財務、運輸、材料和廠務等部門密切合作,並依據風險研判提供相應保險與損害防範服務。然而,台灣中小企業普遍對工安風險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唯有與國際標準及最佳實踐接軌,才能真正保障員工與企業資產的安全,並在全球市場中維持競爭力。

工廠消防相關時事內容

精準計算 ! 發掘你的土地最大價值

特定工廠 土地增值試算

為您免費評估

留下第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