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 15 處工業地 5 年漲幅 20%,地價翻倍趨勢 !

近年來,台灣工業地產交易熱絡,近 5 年全台工業地產總交易額達 6512 億元,其中部分低基期工業區的土地價格更出現大幅上漲。根據高力國際調查,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及新竹縣等區域的 15 個主要工業區地價走勢顯示,越往南部走,因為基期較低,漲幅越明顯。

調查結果指出,高雄市本洲產業園區的地價漲幅最為驚人,高達 125%;其次為台南市麻豆工業區,漲幅達 89%;第三則是高雄市大發工業區,漲幅達 56%。整體來看,這 15 個主要工業區中,除了新北市部分基期已高的工業區外,其餘工業區的地價在過去 5 年內至少上漲 20%。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指出,桃園市作為台灣製造業重鎮,擁有全台最多的 34 處產業用地,且在 2018 至 2023 年上半年累積交易金額達 1587 億元,位居全台第一。其他如新竹縣、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則因產線遷移帶動產業聚落成形,推動工業地產需求。特別是台南市與高雄市,由於土地價格基期相對較低,部分區域土地價格漲幅甚至超過 1 倍。

高力國際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古健輝補充,本次調查涵蓋由北到南的 15 處主要工業區,顯示工業土地行情最高的前三名分別為:

  1. 新北產業園區,每坪 95 ~ 110 萬元。
  2. 土城工業區與華亞科技園區,每坪 55 ~ 60 萬元。
  3. 林口工二工業區,每坪 45 ~ 50 萬元。
    這些區域自 2019 年以來價格漲幅達 10% 至 25%。

在桃園市,龜山工業區與中壢工業區的行情每坪約為 30 ~ 40 萬元;新竹縣湖口工業區則為每坪 26 ~ 28 萬元。而台南、高雄兩地的 5 處主要工業區,目前每坪價格已達 15 ~ 25 萬元,相較幾年前不到 10 萬元的單價,已經大幅上漲。

根據國科會資料,台灣三大科學園區中,南科因 ASML、聯電及台灣應材相繼進駐擴廠,今年 1 至 4 月的總產值達 4584 億元,超越竹科與中科,成為唯一維持正成長的科學園區。由於南科現有土地供應有限,且第三期擴建尚未完成,對土地的需求預料將外溢至周邊工業區。

不過,由於北部大面積工業用地供應不足或價格高昂,不少自用廠商選擇評估在中南部設廠。然而,受全球經濟情勢影響,加上市場上釋出的物件不多,導致今年交易量較去年更加保守。梁儀盈表示,企業自用需求依然存在,但因雙方對價格認知的落差較大,決策過程也更為謹慎與耗時。她建議,先前價格漲幅過大的區域,若能適時調整價格預期,將有助於交易達成。

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不動產相關內容

精準計算 ! 發掘你的土地最大價值

特定工廠 土地增值試算

為您免費評估

留下第一則留言